點閱: 26
今天的主題是與新屬靈的適應有關的改革。首先,我們將回顧一下改革的歷史。傳統上,十月卅一日的改革日是紀念馬丁·路德貼上了九十五條論網,糾正當時教會(天主教)的教義和做法。作為聖經的學者和講師,路德得出來的結論是:當時教會的某些教義和習俗與成為基督教信仰和生活最高主權(舊約和新約)的真理已不符合。其中最受關注的是出售贖罪劵,即那些想要罪得赦免的人需要支付一些錢來購買贖罪劵。因此,他於1517年10月31日下午在德國威登堡的諸聖堂(Schlosskirche)的門口貼了關於他對當時教會教義的錯誤之評論,讓其觀點可以作為討論的材料。希望其討論的結果將糾正和更新(改革)不正確的教導。但是,路德卻得到負面的回應。不要說得到討論的機會,他反而被要求撤回及收回其觀點。他甚至被解除了牧師的職位,因此他的跟隨者不得已發展自己的崇拜和教堂,直到路德教宗成立直到今天。
但是改革運動也發生在其他地方。其他幾位人物則試圖提出批判和糾正當時教會已偏差的教義和做法。但是,當時的教會不是接受而糾正其教義和做法,反而堅持這種情況,為這些改革者關閉為教會生活帶來改善的機會。結果教會分裂了,新的教會宗派因而出現了,就像馬丁·路德和路德宗那樣。可以提及的一些主要改革者是瑞士的Ulrich Zwingly和加爾文,他們創立了改革宗/長老會宗;英國的衛斯理和查爾斯約翰創立了衛理公會/衛斯理宗。
在現代,許多(拉丁語)的口號“ecclesia semper reformanda est”(意思是“教會必須時常改革”)。教會必須始終進行改革(更新,改變)。同樣,基督徒必須時常為向更好的方面改善而努力。應該如何進行改革?聖經兩處經文,弗5:8-10和羅12:1-2為我們個人和群體(教會)提供了基礎和指導。基本上,基督徒必須更新,因為已經藉著耶穌基督的犧牲得到了救恩。他們必須從為黑暗子女充滿罪惡的生活,改變為結出良善、公義、誠實之果子的光明子女。
接著的改變是關於心意(思想)的更新。保羅教導一個基督徒如何行事為人和思考的原則。基督徒並不是被一套給我們指示上帝的旨意使我們服從的規則(法律)。相反的,祂給我們有一顆愛上帝的心,被召在生活中不斷地努力尋求上帝的旨意,即討神喜悅的。本著與上帝同行的原則,我們必須努力去認識上帝要我們做什麼。也就是說,要通過禱告和讀經,又加上神僕人的指導來了解神的旨意。更進一步,知道上帝的旨意之後,即使我們必須改變一些事,我們仍要在生活中遵行。這樣,基督徒無論是個人還是群體(教會)都不斷地經歷著生活上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