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閱: 13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即在面對工作,事奉,甚至生活偶爾曾感到疲乏,失望,沮喪,通常是甚麼因素所導致的呢?當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常被忽略的一個因素,就是當我們好像完成一件工作事奉之後,身心疲累是免不了的反應,而就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小心時常就會出現許多負面的情緒。

我們在第十五章開始,看見亞伯拉罕表現得情緒低落,可說就是因身心疲累所造成的。第十四章我們看到的亞伯拉罕是一位英勇善戰的人物,帶著三百十八個家中精悍的壯丁追殺搶救被四王擄走的侄兒羅得並奪回一切的財物。 (14:10-14)。

可是當時的路程來回至少走了六百至七百公里路,還要在夜間與敵人搏鬥。他如今回到家中,雖然成功救回姪兒,但年已八十多歲的亞伯拉罕身心疲累是必然的事。上帝必然看見這一切,就如過去一樣以慈父的態度前來安慰他。並向他重申祂的應許。說:「你本身所生的才成為你的後嗣。」但亞伯拉罕的回答是如何?「主耶和華啊,我既無子,你還賜我什麼呢?並且要承受我家業的是大馬色人以利以謝。」(2節)可見這時的亞伯拉罕是已開始等的不奈煩,而發出帶有怨言的回答。感謝上帝,祂深知這是人性自然的反應;祂不但沒有斥責亞伯拉罕,反而充滿慈父一般的領他走到外邊,說:「你向天觀看,數算眾星,能數得過來嗎?」又對他說:「你的後裔將要如此。」這好似對他說:是的,我的應許十幾年了,天上的星星如過去一樣不變,更何況我是創造這一切的主,我的應許也必定永不改變的。這時就立刻醒悟過來信了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5,6節)

但亞伯拉罕信心的旅程並非就止於此,好像拿了文憑就畢業了,若繼續看下去就發現這只是信心旅程的第一步,這旅程還必須走下去。就是等候的功課。

當上帝呼召他及給他的應許『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與他;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創12:1-3)。當時亞亞伯拉罕是七十五歲。撒拉少十歲六十五歲。亞伯拉罕在回應上帝的呼召的奔走信心的路途中一項一項的過程中他都一一的得勝,但在這裡提醒我們今天的成功並不擔保明天的得勝。九十九項的成功也並不擔保第一百項一定成功,因若我們稍微鬆懈不警惕常會導致失敗。

亞伯拉罕因沒有等候主給他兒子,而將事情緊握在自己手中。他決定不等候上帝的時間和方法,顯露出幾件事:
第一,他沒有耐心。第二,他懷疑上帝;雖然他相信主會給他一個兒子,但隨著時間逝去,他感覺已經失去機會。第三,他驕傲。亞伯拉罕希望事情按照自己的時間表成就,而且認為他的方式應該夠好。最後,他自私。亞伯拉罕在沒有主的帶領下行動,顯示他期望上帝的旨意圍著他打轉。事實上,他完全踏出天父的計劃之外。
自己採取行動:一)以為羅得又以利以謝是理想的繼承人。二)等了十年,因聽從撒萊的提意而接受夏甲為妾,這事沒求問耶和華。「亞伯蘭聽從了撒萊的話。結果,造成了家庭的悲劇,以回世世代代為敵。

亞伯拉罕之所以會如此行。一)看看自己已是超越古稀之年,擔心萬一遭遇不側上帝的應許豈不是要落空了,大概自己也應該盡一點力量以促使成就上帝應許。

然而上帝的旨意並非這樣。一)要他再等十五年上帝的應許就實現了。

二)結果亞伯拉罕學了信上帝的功課以致在獻以撒的考試上及格了。三)子孫得迦南美地─等到約書亞分地給眾支派。四)並於約兩千年之後方在耶穌基督成就了子孫的應許。15:5; 亞伯拉罕所信的,是那叫死人復活、使無變為有的神,他在主面前作我們世人的父。如經上所記:「我已經立你作多國的父。」(羅4:17)